申报通告
河北 关于申报2025年度“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” 骨干人才(科技平台)项目的通知
各市(含定州、辛集市)、雄安新区科技管理部门,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,省直有关部门,有关单位:
依据《河北省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管理办法》(冀才办〔2023〕5号),为做好2025年度“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”骨干人才(科技平台)项目申报工作,省科技厅研究编制了项目申报指南。请按照申报须知和项目指南要求,结合工作实际,认真组织推荐项目。申报及推荐审核项目通过登录“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网站”—“科技计划”—“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综合服务平台”进行在线操作。
申报人网络申报受理时间:2025年6月6日至6月15日17:00
申报单位审核截止时间:2025年6月16日17:00
归口推荐审核截止时间:2025年6月17日17:00
业务咨询电话:0311—85814478
项目综合服务平台技术咨询电话:0311—66568698 82620020
监督电话:0311—86252318
2.2025年度“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”骨干人才(科技平台)项目申报指南.doc
河北省科学技术厅
2025年6月6日
附件2
2025年度“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”骨干人才
(科技平台)项目申报指南
一、总体安排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历次全会、省委人才工作会议、省委科技委会议关于科技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,加大对“高精尖缺”人才和团队的引育支持力度,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依据《河北省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管理办法》(冀才办〔2023〕5号),实施本项目。每个项目省级财政资金一次性支持40—60万元,项目执行期为3年。
- 支持重点
支持我省企业围绕产业创新发展,引进急需紧缺的“高精尖”人才,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建产业创新团队,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。优先支持我省八个重点产业(现代化钢铁、绿色化工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、机器人、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、数字产业)、各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领域企业引进的高水平人才团队。鼓励团队立足我省产业实际,前瞻部署未来产业,开展人工智能、智能传感、集成电路、新型功能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绿色氢能、低空经济、固态电池、脑机接口、密码等前沿技术领域研究。
三、申报条件
本项目申报单位、合作单位、项目负责人、项目组成员等除应符合《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须知》要求外,还应符合以下条件:
1.申报主体为在河北省内注册、经营运行状况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,或省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等,具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资源、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的能力,能为团队完成研发、转化等目标任务提供平台、资金、设备、人力等要素保障。优先支持建有(为依托单位或共建单位)全国重点实验室、燕赵实验室、省重点实验室、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企业申报。
2.项目负责人应为省委、省政府有关人才政策中明确的引才范围,或掌握我省产业发展关键技术、同行评价高、企业急需紧缺的“高精尖”人才(应具有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专项、重点研发计划、重大工程项目等的经历,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)。项目负责人由企业近5年从省外引进(2020年1月1日以后),原则上应为1965年1月1日后(含)出生(对企业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且在职在岗的高层次人才,可放宽至1962年1月1日以后出生;“两院”院士不受年龄限制)。优先支持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。
3.团队结构合理、分工明确,成员专业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,有一定合作基础。鼓励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共同组建团队,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。团队人员总数不超过10人,其中,申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占比不低于60%,应为技术骨干,具备解决企业技术瓶颈问题的基础能力和实践经验。45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成员占比不低于60%。鼓励具备较高创新能力与发展潜能的一线产业工人参与本项目。
4.项目应突出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、必要性与紧迫性,并明确拟解决的产业关键技术问题,采取的技术路线,制定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详细任务规划,具有较好的预期产出。
5.企业自筹经费与省级财政拨款比例不低于2:1。
四、绩效目标
项目绩效目标应突出对本产业、本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,在攻克产业关键技术,研发新产品、新装备,形成知识产权,建立技术标准,成果转化后产生的经济效益,以及培养创新人才、团队建设等方面明确任务目标。至少达到以下绩效目标:
1.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1项,或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项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;
2.申请与项目相关的发明专利、动植物新品种权、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项,或主导参与制定地方及以上标准1项;
3.合作发表与项目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1篇;
4.团队成员中的企业人员主持企业科研项目1项,或负责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,或参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项。
五、组织程序
1.市县两级科技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,对申报团队工作任务进行评估,重点论证其必要性、可行性、合理性,提出推荐意见。
原则上,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情况,优先推荐省八个重点产业领域团队1—2个,在此基础上,可再择优推荐本地区主导产业、省重点县域特色产业或其他前沿科技领域团队3—5个。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密码领域的人才团队可直接推荐,不占用推荐名额。
2.省科技厅按照项目管理要求组织评审,包括形式审查、会议评审和综合评审。会议评审主要组织专家通过审核材料、现场答辩等方式,重点对项目的重要性、创新性、合理性等进行评审。综合评审是在会议评审基础上,组织专家对团队与项目的综合情况进行评审,并提出立项建议。
3.对拟立项支持的团队,经省科技厅党组研究审定后,按程序给予立项支持。
六、申报要求
1.项目申报单位应提供营业执照和公司章程,以及高新技术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相应资质佐证材料。建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的,应提供相应佐证。
2.项目负责人应提供与项目申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合作协议(合作期限应覆盖项目执行期),并提供本人身份、科研相关佐证材料。团队中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应提交工作合同。项目负责人超龄的,申报单位应对引进人才的必要性进行说明。
3.有合作单位的,应签订并提交合作协议。合作协议应明确申报项目名称、任务分工、知识产权归属、自筹经费出缴等内容,并签字盖章(单位公章)。
4.申请财政资金资助额度不能得到完全满足时,差额部分计入自筹,项目目标指标不得降低。
5.支持期内的河北省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和“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”等省级人才计划入选人才不得作为团队负责人申报。
6.列入联合惩戒、记入科研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人员,不具备申报资格。
7.申报单位、项目负责人须对项目申报书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。科研诚信要求贯穿项目申报及组织实施的全过程。
8.归口管理部门应严密组织推荐,并提交推荐报告。推荐报告内容需包括推荐项目产生程序、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介绍、项目所属的产业领域、项目实施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等。
9.已获得其他科技项目(课题)资助相同或类似研究内容的项目,不得重复申报本项目。
七、形式审查要点
以下任何一项不符合的,则形式审查不予通过:
1.项目申报单位、合作单位、项目负责人、项目组成员等符合《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须知》和申报指南要求;
2.项目申报书按要求填写完整、规范,承诺书、盖章页及相关佐证材料齐全;
3.申请的省财政专项资金额度及配套资金符合指南要求;
4.项目执行期符合指南要求;
5.项目绩效目标符合指南要求;
6.有合作单位的,合作协议符合指南要求;
7.不存在重复、多头申报项目;
出现上述未能涵盖的特殊情况,经综合研判确定是否通过形式审查。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路55号三层 备案号: 备案号:京ICP备18017719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776号
CORPYRIGHT © 2025 国研信达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 天润顺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