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国家部委政策资金+
    • 科技部
    • 发改委
    • 工业和信息化部
    • 财政部
    • 农业部
    • 商务部
    • 文化和旅游部
    • 自然资源部
    • 教育部
    • 民政部
    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
    • 生态环境部
    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    • 交通运输部
    • 水利部
    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
    • 其他部委
  • 地方政府政策资金
  • 增值咨询+
    • 认定认证
    • 资金申请
    • 项目立项
    • 融资需求
    • 产品推介
    • 技术推广
  • 定制服务+
  • 关于我们
欢迎进入政策资金咨询网!
登录 | 注册
logo
qq

服务热线: 13911621468

扫一扫 官方微信

  • 首页
  • 国家部委政策资金
  • 地方政府政策资金
  • 增值咨询
  • 定制服务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科技部
    • 发改委
    • 工业和信息化部
    • 财政部
    • 农业部
    • 商务部
    • 文化和旅游部
    • 自然资源部
    • 教育部
    • 民政部
    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
    • 生态环境部
    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
    • 交通运输部
    • 水利部
    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
    • 其他部委
      • 认定认证
      • 资金申请
      • 项目立项
      • 融资需求
      • 产品推介
      • 技术推广

        申报通告

        首页 > 申报通知

       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26年度公开竞争择优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

        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生态环境厅(局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,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科技厅(委、局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,国务院各有关部门,各有关单位:

        按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关管理规定,根据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部署,现将2026年度公开竞争择优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(见附件1),请按照指南要求组织开展项目申报。有关事项如下。
        一、项目组织申报流程
        (一)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,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申报,项目可下设课题。申报项目应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。每个指南原则上只资助1个项目。项目设1名负责人,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,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须承担其中1个课题。
        (二)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整合相关领域优势创新团队,聚焦指南任务,开展联合攻关。鼓励有能力的优秀青年和女性科研人员作为项目(课题)负责人承担任务。
        (三)项目申报评审具体工作流程如下:
        1. 项目申报。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,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(http://service.most.gov.cn,以下简称国科管系统)一次性提交项目申报材料,阐述说明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、目标指标、创新思路、技术路线、团队组成和研究基础等(申报材料具体要求详见国科管系统)。
        申报材料应包括相关协议和承诺。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,并明确课题牵头单位,确定协议签署时间。牵头单位为企业的,应提供企业营业执照、资信证明等相关资质证明材料。项目牵头申报单位、参与单位、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应签署诚信承诺书。实行标志性成果总承单位负责制的项目,申报团队应符合总承单位提出的技术和管理等要求。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应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》和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》要求,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,杜绝夸大不实,严禁弄虚作假。
        合理编制预算。申报单位应按照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》(国办发〔2021〕32号)、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(财教〔2025〕5号)以及《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》(环科财函〔2025〕60号)等相关文件要求,结合项目研究任务目标的实际需求,科学合理、实事求是编制项目总体经费预算,并按指南要求的比例明确中央财政资金预算和其他来源资金预算。
        申报材料应经相关单位推荐。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项目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,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科管系统统一报送。
        2. 申报受理。项目管理责任主体根据年度指南要求开展项目申报受理,对申报材料规范性、申报单位和项目(课题)负责人资格等进行形式审查(条件要求详见附件2、3)。形式审查通过的申报团队数量不超过拟立项数量4倍的项目,直接进入答辩评审环节;形式审查通过的申报团队数量超过拟立项数量4倍的项目,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可针对申报材料组织首轮评审,择优遴选出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团队纳入答辩评审环节。
        3. 答辩评审。项目管理责任主体组织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团队进行答辩评审。
        二、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
        (一)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。
        (二)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生态环境厅(局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。
        (三)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科技厅(委、局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。
        (四)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。
        (五)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且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以及纳入科技部、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。
        (六)港澳单位牵头申报的项目,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、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按要求组织推荐。
       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,加强对所推荐项目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,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。
        三、申报资格要求
        详见《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6年度公开竞争择优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》(见附件2)。
        四、具体申报方式
        (一)网上填报。请各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科管系统进行网上填报。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材料作为形式审查、立项评审的依据。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,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。
       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材料的受理时间为:2025年10月20日8:00至2025年11月29日16:00。
        (二)组织推荐。请各推荐单位于2025年12月2日16:00前通过国科管系统逐项确认推荐项目,并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以电子扫描件上传。
        (三)联系方式
        1. 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
        (010)58882999(中继线),program@istic.ac.cn。
        2. 业务咨询方式
        项目管理责任主体:(010)84665926。
        咨询服务时间:工作日9:00—17:00。
        附件:
        1.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6年度公开竞争择优项目申报指南
        2.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6年度公开竞争择优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
        3. 内地与香港、内地与澳门协商确定的港澳单位名单
         

        生态环境部

        2025年10月10日


        请登录系统,在“公开公示-申报指南”菜单栏中查看申报指南材料。

       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路55号三层 备案号: 备案号:京ICP备18017719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776号

        CORPYRIGHT © 2025 国研信达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 天润顺腾